7月7日,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新规主要强调“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核心词是公平、监管和规范。
量化交易新规并非扼杀量化交易,而是引导其规范发展,通过细化规则提升交易公平性,有利于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此次新规对高频量化交易、异常交易等行为设定了更严格的认定标准,并明确了实际操作中的相关规定。例如,新规明确对四类异常交易行为从严监管,包括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和短时间大额成交等。同时,对高频交易的认定也更明确。例如,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或撤单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单日申报、撤单笔数达到20000笔的,属于高频交易。
量化交易新规的实施将对A股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从量化交易机构角度看,量化交易的高频交易成本将显著提升,借助高频交易、异常交易的套利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对量化交易机构而言,未来将更强调规范运作,股票市场中的投机行为有望逐渐减少。
从普通投资者角度看,量化交易新规明确了高频交易行为的认定标准,并对各类高频交易、异常交易行为从严监管。从本质上说,此次新规意在突出公平,为投资者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对投资者而言,随着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其在股票市场中的地位也会逐渐提升。
对A股市场来说,此次量化交易新规突出公平、从严监管,旨在促使股票市场更加规范运行。
从今年4月3日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到现在,已有三个多月时间,市场已有足够消化时间。对存在高频交易、异常交易的量化机构,已提前调整以应对量化交易新规。从实际影响来看,此次量化交易新规对A股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但对A股市场的投资生态和市场交易秩序将带来长远积极影响。
高频交易、异常交易行为将逐渐得到规范。对热衷于短周期量化策略的机构来说,可能会加速转型为长周期量化策略,以应对新规。随着更多量化机构从短周期策略转向长周期策略,这将引导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降低短期高频交易行为。
量化交易在欧美成熟市场已发展数十年,而A股市场的量化交易从起步到快速发展仅约十年。据不完全统计,量化交易占A股市场交易量已提升至15%至20%,但与海外成熟股票市场相比,A股市场量化交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次量化交易新规强调规范发展,引导量化机构规范运作,并非扼杀。从长期看,量化交易在A股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新规影响下,未来量化交易可能呈现两种趋势:一是量化策略从短周期向长周期转变,长周期策略可能成为主流;二是量化交易可能向头部化、专业化发展,部分中小量化机构可能因无法适应市场和新规变化而被淘汰,量化市场将加速优胜劣汰。(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