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编号:LCZYCG2025097
原公告的采购项目名称:广东省河源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龙川县2025年油茶新造项目
首次公告日期:2025年10月09日
二、更正信息:
更正事项:采购文件
更正内容:
原招标文件中:
第二章 “采购需求” 第2点“技术标准与要求”中
原参数:
附表一:油茶新造第二标段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建设类型 (一)新造高标准油茶林 采用高产优质油茶良种种苗和先进适用造林技术,在适宜种植油茶的规划造林地上开展油茶新造700亩,打造高标准、高产、稳产油茶林。 二、技术措施 (一)林地清理 造林前3个月要进行林地清理,清除造林区的所有非目的树种、杂灌、杂草等,清除后的立木伐桩不能高于10厘米,杂灌及草本不高于10厘米。清理杂草块状堆沤,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遵循“因害设防”的原则,对造林地块内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割除杂草杂灌设立防火带。 (二)整地挖穴 1.整地 整地要在栽植前3个月进行。根据作业小班现状坡度、土壤、植被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水平梯级整地或斜坡带状整地方式。 (1)水平梯级整地。平均坡度小于25度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水平梯级整地方式,按等高线挖水平带,以利水土保持。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筑水平阶梯,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坡度10度—15度,带宽2米,15度—20度,带宽1.50米—2米,20度以上的带宽1米,梯间距离根据地形和栽植密度74株/亩而定。 (2)斜坡带状整地。平均坡度均大于25度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斜坡带状整地。按造林的行距要求,横山划分水平带,带宽为1米。每条挖垦带下方保留1米宽的非垦带,并将垦带内挖出的草根树桩散堆于非垦带上,用以拦蓄水土。 2.挖穴 按设计的株行距3米×3米方式定点开穴,植穴规格60厘米×60厘米×60厘米。植穴原则上按照水平布设,上、下两行植穴呈“井”字形分布,部分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如避开原有树木、石头等)局部位移,采取不规则式随机布设,不强调严格的横直成行,但要求保证单位面积密度和适当的株行距。 (三)施基肥与回土 基肥应在栽植前1个月施用。每穴施钙镁磷肥0.25千克,以及有机肥4千克(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或有机肥6千克(有机质含量≥30%,N、P、K总量≥5%),宜选油茶专用有机肥。基肥应施在穴的底部,与底土拌匀,注意把土块打碎,捡出石块,然后回填表土,覆盖至略高于穴面,呈馒头形备栽。 (四)栽植 1.栽植密度 油茶密度为74株/亩。因地制宜,油茶采用株行距3米×3米方式规划种植。 2.品种配置 苗木使用2年生以上的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容器苗造林。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稳产高产的适合当地生长、花期、果期一致的油茶良种,做好品种配置。依据《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和推荐品种目录》(林场发〔2022〕95号),本项目选择2年生以上的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容器苗造林,结合项目区的立地条件情况,进行品种配置,采用的良种配置模式和比例为:“湘林210”配“华鑫”品种,组成比例为3:1,品种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单个品种数量不少于25%,品种组成中单个品种配比较多的为主栽品种,每两行主栽品种间种一行配置品种。龙川县油茶良种及配置推荐详见表1-1。 表1-1 龙川县油茶良种及配置表
注:依据《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和推荐品种目录》(林场发〔2022﹞95号)结合龙川实际进行品种配置 3.苗木要求 苗木采用2年生以上的国家良种优质轻基质容器壮苗,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0.50厘米以上,根团完整,根系发达。苗木必须具有“两证一签一说明”,包括苗木检验证、苗木检疫证和苗木标签和使用说明。 4.栽植季节 本项目油茶造林时间为3月至5月,栽植时土壤应确保湿润,以提高油茶苗木成活率。 5.造林方法 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个比苗木泥头稍大稍深的栽植孔,去掉苗木的包扎材料或营养袋后,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苗木嫁接口与地表持平,回填定植土,用手从容器苗四周压实,覆盖一层松土。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培蔸覆盖。 (五)抚育 抚育是速生成林的保证措施,栽植后养护连续抚育至项目建设期末(2027年底),连续抚育5次,造林当年抚育1次,即苗木栽植当年11—12月抚育一次,其后连续抚育4次以上(包括补蔸全苗、松土除草、施追肥、树体培育)。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中耕除草一次。 1.补蔸全苗 补苗与新造林的措施相同。在适宜造林时间,采用同品种类型的2年生以上的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良种优质容器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 2.中耕除草 造林后每年中耕除草两次,造林后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松土,培蔸正苗,维修梯面。第三年全面深挖(20—25厘米)一次。松土除草采取局部松土、窝内除草的方式,割除草灌面积大于1.50米×1.50米,留茬高度不得大于10厘米;松土深10厘米左右,内浅外深、松土后回土培成“馒头状”,并修整成反斜坡的平台。7月—8月树盘周围不宜松土。 3.追肥 造林当年第一次抚育追肥采用有机肥4千克/株(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第二次抚育追肥采用复合肥0.25千克/株(N、P、K含量45%以上);第三次抚育追肥采用有机肥4千克/株(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第四次抚育追肥采用复合肥0.25千克/株(N、P、K含量45%以上);第五次抚育追肥采用有机肥4千克/株(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以上有机肥宜选油茶专用有机肥。 追肥方法:第二、四次抚育,距离树基部30厘米开宽10厘米左右的环形浅沟,把复合肥均匀放入沟内,然后用土覆盖,以防流失。第一、三、五次抚育,水平位置为树冠垂直投影的外边缘沟施,沟深填埋深度约15—20厘米,每年更换施肥沟位置。 幼林追肥量
4.树体培育 修剪最适时期为冬春休眠期,幼树不宜过度修剪,修剪后及时除萌。 第一、二年定干为主,在距接口50—80厘米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在20—30厘米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 第三年选留主枝的基础上,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 第四年确定主枝,清理脚枝,将副主枝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三者比例均匀,培育自然圆头型、开心形等丰产树型。详见图1-2 图1-2 油茶修剪示意图 (六)水土保持措施 在油茶未成林之前,应增加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如设置截水沟、集水坡等。 (1)截水沟:在山地的山体坡面沿等高线布设,截水沟间距根据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情况综合确定。 (2)集水坡:利用油茶行间地建造微型集水坡面,提高集水点接受的实际径流量。植株下沿等高线用土或石块筑埂拦蓄径流,行间可以覆稻草以减少雨水渗透。 (七)间作 幼林期宜生草栽培,允许行间间作,生草和间作作物应与油茶植株保持60厘米以上距离,不宜间作高杆、攀援作物。 (八)辅助工程 1.宣传牌 本项目共需2块宣传牌。宣传牌高1.60米,埋入地里0.80米,画面采用蓝底白字、电脑喷绘,柱脚用混凝土基础固定,镀锌管及镀锌铁皮制作(规格250*160厘米)。 2.作业道 根据地形和生产实际合理规划建设主作业道和次作业道,便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作业道基本要求:主干道宽度2.50米,应设置边沟导流,路面为砂石或硬土路面,可通车,用于生产管理和运输。辅助道宽度1.50米,便于生产。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
更正为:
附表一:油茶新造第二标段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1 | 一、建设类型 (一)新造高标准油茶林 采用高产优质油茶良种种苗和先进适用造林技术,在适宜种植油茶的规划造林地上开展油茶新造1000亩,打造高标准、高产、稳产油茶林。 二、技术措施 (一)林地清理 造林前3个月要进行林地清理,清除造林区的所有非目的树种、杂灌、杂草等,清除后的立木伐桩不能高于10厘米,杂灌及草本不高于10厘米。清理杂草块状堆沤,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遵循“因害设防”的原则,对造林地块内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割除杂草杂灌设立防火带。 (二)整地挖穴 1.整地 整地要在栽植前3个月进行。根据作业小班现状坡度、土壤、植被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水平梯级整地或斜坡带状整地方式。 (1)水平梯级整地。平均坡度小于25度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水平梯级整地方式,按等高线挖水平带,以利水土保持。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筑水平阶梯,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坡度10度—15度,带宽2米,15度—20度,带宽1.50米—2米,20度以上的带宽1米,梯间距离根据地形和栽植密度74株/亩而定。 (2)斜坡带状整地。平均坡度均大于25度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斜坡带状整地。按造林的行距要求,横山划分水平带,带宽为1米。每条挖垦带下方保留1米宽的非垦带,并将垦带内挖出的草根树桩散堆于非垦带上,用以拦蓄水土。 2.挖穴 按设计的株行距3米×3米方式定点开穴,植穴规格60厘米×60厘米×60厘米。植穴原则上按照水平布设,上、下两行植穴呈“井”字形分布,部分地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如避开原有树木、石头等)局部位移,采取不规则式随机布设,不强调严格的横直成行,但要求保证单位面积密度和适当的株行距。 (三)施基肥与回土 基肥应在栽植前1个月施用。每穴施钙镁磷肥0.25千克,以及有机肥4千克(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或有机肥6千克(有机质含量≥30%,N、P、K总量≥5%),宜选油茶专用有机肥。基肥应施在穴的底部,与底土拌匀,注意把土块打碎,捡出石块,然后回填表土,覆盖至略高于穴面,呈馒头形备栽。 (四)栽植 1.栽植密度 油茶密度为74株/亩。因地制宜,油茶采用株行距3米×3米方式规划种植。 2.品种配置 苗木使用2年生以上的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容器苗造林。优先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稳产高产的适合当地生长、花期、果期一致的油茶良种,做好品种配置。依据《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和推荐品种目录》(林场发〔2022〕95号),本项目选择2年生以上的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容器苗造林,结合项目区的立地条件情况,进行品种配置,采用的良种配置模式和比例为:“湘林210”配“华鑫”品种,组成比例为3:1,品种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单个品种数量不少于25%,品种组成中单个品种配比较多的为主栽品种,每两行主栽品种间种一行配置品种。龙川县油茶良种及配置推荐详见表1-1。 表1-1 龙川县油茶良种及配置表
注:依据《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和推荐品种目录》(林场发〔2022﹞95号)结合龙川实际进行品种配置 3.苗木要求 苗木采用2年生以上的国家良种优质轻基质容器壮苗,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0.50厘米以上,根团完整,根系发达。苗木必须具有“两证一签一说明”,包括苗木检验证、苗木检疫证和苗木标签和使用说明。 4.栽植季节 本项目油茶造林时间为3月至5月,栽植时土壤应确保湿润,以提高油茶苗木成活率。 5.造林方法 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个比苗木泥头稍大稍深的栽植孔,去掉苗木的包扎材料或营养袋后,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苗木嫁接口与地表持平,回填定植土,用手从容器苗四周压实,覆盖一层松土。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培蔸覆盖。 (五)抚育 抚育是速生成林的保证措施,栽植后养护连续抚育至项目建设期末(2027年底),连续抚育5次,造林当年抚育1次,即苗木栽植当年11—12月抚育一次,其后连续抚育4次以上(包括补蔸全苗、松土除草、施追肥、树体培育)。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中耕除草一次。 1.补蔸全苗 补苗与新造林的措施相同。在适宜造林时间,采用同品种类型的2年生以上的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良种优质容器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 2.中耕除草 造林后每年中耕除草两次,造林后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松土,培蔸正苗,维修梯面。第三年全面深挖(20—25厘米)一次。松土除草采取局部松土、窝内除草的方式,割除草灌面积大于1.50米×1.50米,留茬高度不得大于10厘米;松土深10厘米左右,内浅外深、松土后回土培成“馒头状”,并修整成反斜坡的平台。7月—8月树盘周围不宜松土。 3.追肥 造林当年第一次抚育追肥采用有机肥4千克/株(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第二次抚育追肥采用复合肥0.25千克/株(N、P、K含量45%以上);第三次抚育追肥采用有机肥4千克/株(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第四次抚育追肥采用复合肥0.25千克/株(N、P、K含量45%以上);第五次抚育追肥采用有机肥4千克/株(有机质含量≥45%,N、P、K总量≥5%);以上有机肥宜选油茶专用有机肥。 追肥方法:第二、四次抚育,距离树基部30厘米开宽10厘米左右的环形浅沟,把复合肥均匀放入沟内,然后用土覆盖,以防流失。第一、三、五次抚育,水平位置为树冠垂直投影的外边缘沟施,沟深填埋深度约15—20厘米,每年更换施肥沟位置。 幼林追肥量
4.树体培育 修剪最适时期为冬春休眠期,幼树不宜过度修剪,修剪后及时除萌。 第一、二年定干为主,在距接口50—80厘米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在20—30厘米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 第三年选留主枝的基础上,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 第四年确定主枝,清理脚枝,将副主枝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三者比例均匀,培育自然圆头型、开心形等丰产树型。详见图1-2 图1-2 油茶修剪示意图 (六)水土保持措施 在油茶未成林之前,应增加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如设置截水沟、集水坡等。 (1)截水沟:在山地的山体坡面沿等高线布设,截水沟间距根据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情况综合确定。 (2)集水坡:利用油茶行间地建造微型集水坡面,提高集水点接受的实际径流量。植株下沿等高线用土或石块筑埂拦蓄径流,行间可以覆稻草以减少雨水渗透。 (七)间作 幼林期宜生草栽培,允许行间间作,生草和间作作物应与油茶植株保持60厘米以上距离,不宜间作高杆、攀援作物。 (八)辅助工程 1.宣传牌 本项目共需2块宣传牌。宣传牌高1.60米,埋入地里0.80米,画面采用蓝底白字、电脑喷绘,柱脚用混凝土基础固定,镀锌管及镀锌铁皮制作(规格250*160厘米)。 2.作业道 根据地形和生产实际合理规划建设主作业道和次作业道,便于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作业道基本要求:主干道宽度2.50米,应设置边沟导流,路面为砂石或硬土路面,可通车,用于生产管理和运输。辅助道宽度1.50米,便于生产。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打“▲”号条款为重要技术参数,若有部分“▲”条款未响应或不满足,不作为无效投标条款。 |
其他内容不变
更正日期:2025年10月14日
三、其他补充事项
1.更正公告为原采购公告、原采购文件不可分割的部分,原采购公告、原采购文件相应条款与本公告有不一致之处,以本公告为准。请供应商务必按照更正后的内容编制投标/响应文件,本公告发布,视同书面通知所有潜在供应商。
2.本项目的开标方式为远程电子开标,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1)供应商在云平台进行在线签到及在线解密,不需要委派代表前往开标现场。
(2)供应商需要在开标时间之前的30分钟内登录系统进行签到,请各供应商核实并确认填写授权代表的姓名与手机号码,若因填写的授权代表信息有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由供应商自行承担。
(3)开标时,供应商应当使用编制本项目(采购包)电子投标文件时加密所用数字证书进行解密,解密时限以开标时现场代理机构人员设置为准,供应商不按要求进行解密,视为无效投标。因技术问题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解密的,可以通过特殊通道上传备用的电子投标文件,供应商需保证上传的备用电子投标文件与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版本 一致 (即两份文件为投标客户端同时生成)。
(4)各供应商在参加开标之前须自行对使用电脑的网络环境、驱动安装、客户端安装以及数字证书的有效性等进行检测,确保可以正常使用。云平台操作过程中如有相关问题可通过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下载操作手册查询,或通过云平台公布的在线客服、微信/QQ群、专线电话等方式咨询。
四、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龙川县林业局
地 址:龙川县老隆镇隆兴路1号
联系方式:0762-676613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龙川县中言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陈屋径中东半岛小区C栋首层
联系方式:0762-6881668-803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刘先生
电 话:0762-6881668-803
龙川县中言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2025年10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