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同意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下称“FISP平台”)正式启动运行,明确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应当接入FISP平台,并可借助FISP平台开展基金直销业务。笔者认为,FISP平台将推动公募基金直销业务实现深刻变革。
FISP平台通过制定统一业务标准、对接多元主体、汇集行业直销力量,为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提供了集中式、标准化、自动化的“一站式”全流程数据信息交互服务。与公募基金传统直销业务模式相比,FISP平台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大幅降低公募基金运营成本。传统模式下,基金管理人需独立搭建直销系统(包括直销App),并与不同托管行、机构投资者对接,系统开发与维护成本较高,有的基金公司直销App甚至选择终止运营。FISP平台实现了行业基础设施共享,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实现基金管理人、托管人与机构投资者的集中对接,减少了重复建设,降低了人力及技术投入。
二是提升资金流转与投资效率。在传统直销模式中,机构投资者可能需要分别与不同基金公司签约、划款、对账,流程繁琐且耗时。FISP平台提供统一、标准化、自动化的服务,将显著缩短交易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适合大规模、频繁调仓的机构资金。
三是方便监管与风险控制。平台通过集中化数据交互,便于监管层监测资金流向。标准化流程也有助于规范基金管理人、托管人的行为,减少合规死角,加强风险防范。
由于基金直销相较于代销具有费率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因此基金直销模式值得大力提倡。FISP平台的落地是公募基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但其价值释放或需多方协同,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完善平台功能与相关责任划分。平台运营方可定期收集机构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及托管人的使用反馈,针对产品认购、资金清算、数据接口等环节持续优化体验,可重点完善组合投资等专业功能,满足机构投资者多样化需求。相关方面需明确FISP平台业务规则与法律责任划分,厘清平台运营方、管理人、托管人及投资者的权责边界。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流程、数据安全事件响应机制等,确保平台稳定可靠运行。
其次,探索利用FISP平台向散户提供服务。目前FISP平台定位于服务机构投资者,散户暂无法直接参与。未来可探索对具有一定投资经验和资产规模的个人投资者开放平台功能。允许基金投顾机构接入平台,基于平台数据为投资者提供组合建议、自动调仓等服务。同时,可将FISP平台的自动化、标准化技术输出至第三方基金互联网销售平台,提升散户申赎、对账效率。
其三,利用FISP平台更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平台应为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提供优质服务,开发适合长期投资的产品信息筛选功能,帮助这些资金更好地进行资产配置。平台可推动建立长期投资激励机制,对持有期较长的投资给予费率优惠,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同时,监管层可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分析,为制定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其四,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FISP平台汇集大量敏感投资信息,应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数据使用边界和管理权限,防止敏感信息泄露和滥用。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切实保护各方的商业机密和投资者隐私。同时,要平衡数据安全与数据价值挖掘的关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总之,FISP平台的启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同时探索散户参与机制,平台有望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