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操作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个人认为,出台《指引》与《操作细则》非常有必要。对于公募基金,建议将其提取的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
公募基金投资频频出现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频繁换手等问题,既招致市场诟病,其中的风险也不言而喻。以风格漂移为例,新基金成立时,基金合同通常对其投资的行业、股票类型有明确约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基金经理常常买入违背基金合同约定的股票。比如,基金合同约定某基金只能投资白酒类上市公司股票,基金经理却买入人工智能、芯片等热门个股,这属于典型的风格漂移。
还有的基金经理为了业绩排名,频繁进行短线操作,隐藏的风险也不言而喻。由于公募基金资金体量较大,频繁在相关个股中进出,可能造成个股股价大幅波动,进而放大相关个股的投资风险。
为了规范公募基金的投资行为,《指引》及《操作细则》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作用、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发挥业绩比较基准的评价作用,以及构建围绕基准的良性互动生态等。总体而言,其针对性较强。
比如针对公募产品的风格漂移问题,《指引》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并且由独立部门负责监测基金投资相对基准的偏离情况等。如此,公募基金投资今后出现风格漂移现象不仅会受到严格监管,也会抑制基金经理风格漂移的冲动。
公募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一般选取相关有代表性的指数为标的。比如投资沪市市场优质股票的基金,可将上证50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跑赢或跑输该指数,凸显的是基金经理投资水平的高低。如果业绩能大幅领先该指数,不仅有可能为持有人带来丰厚的回报,晋身明星基金经理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大幅跑输该指数,基金经理遭遇下课的命运同样有可能。
为了防止公募基金短线操作、押赛道、赌博式投资等畸形投资现象的出现,在明确相关基金产品定位的情形下,或可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周期适当延长。像以一年为周期的,如果基金经理押中了赛道,当年的业绩或许不俗,但第二年有可能出现业绩大幅下滑的现象。此前的“医药女神”等基金经理,就遭遇过类似情形。
自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启动改革,目前已完成,其中就包括管理费、托管费改革。虽然改革后,公募基金提取的管理费费率有所下降,但固定费率模式同样遭到市场质疑。
基于此,个人建议公募基金的管理费应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公募基金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持平的,可按规定的固定费率提取管理费;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可按跑赢的幅度提高管理费费率水平,且管理费费率增长的幅度不得高于跑赢的幅度。如果跑输,其提取管理费费率不得高于固定费率,且按不足的幅度向下递减。当然,为了保持公募产品的正常运营,监管部门可设置最低管理费费率标准。
将管理费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将倒逼基金公司重视人才培养与储备,倒逼基金经理提升投资决策水平。无论是对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还是基金持有人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