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应禁止上市公司“掏空式分红”

无锡市 其他 2025年08月19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近年来,在管理层倡导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成为股市亮点。202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9%,再创新高。

这种热潮仍在延续。2025年半年报披露后,80余家公司宣布现金分红(包括股东提议),拟分红金额突破1000亿元。一年多次分红的公司增多,如西南证券推出“年度+中期+前三季度”三次分红,吸引眼球。

在确保公司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给予投资者一定比例的现金分红,是合理且值得提倡的回报方式。能够增加分红金额或次数,更是值得肯定。不过,要防止极端化的“清仓式”“掏空式”分红,将上市公司利润分光掏空。虽然现金分红是市场倡导的,但必须量力而行,兼顾企业发展与股东回报。否则,分光利润会损害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公司和投资者的中长期利益,因此必须禁止“清仓式”或“掏空式”分红。

实际上,在近年来的现金分红热潮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比如,某公司2022年2月在沪市主板上市,除上市当年业绩略有增长外,随后两年净利润断崖式下降,2025年直接亏损,但该公司仍热衷“清仓式分红”。2024年每股分红0.13元,每股收益仅0.07元,股利支付率高达185.71%,分光了当年利润还不够。2022年、2023年,其股利支付率分别为68.18%、50%,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比例达82.93%。在业绩断崖式下跌的背景下,如此高比例分红,确有掏空公司之嫌。

该公司如此分红,显然是为了给控股股东输送利益。其控股股东持股55%,通过现金分红可将超半数红利收入囊中。因控股股东所持股份锁定期不低于三年,上市前三年只能通过现金分红获取利益,这便是“掏空式分红”的动力所在。虽然现金分红是对投资者的回报,但大股东是最大受益者,个人投资者的回报相对有限。

正因如此,市场各方在现金分红问题上,要警惕上市公司的“掏空式分红”,防止控股股东借此掏空公司利益,损害上市公司和公众投资者利益。

因此,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既要倡导,也要规范,避免其极端化,沦为损害利益的手段。比如,可规定业绩亏损公司原则上不得现金分红;业绩下降公司的现金分红比例不得超过30%,禁止高派现。资产负债率偏高(如50%以上)的公司,不得高派现。存在募资补流的公司,两年内现金分红比例须控制在30%以内,严禁一边高分红一边募资补流。通过这些规定,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促使其在规范基础上发展。(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微信扫一扫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