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释放政策暖意,共塑金融发展新图景

江苏省 2025年10月31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本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金融潮起,万象更新。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如期而至,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释放,不仅回应了当下全球金融市场的期待,也明确了中国金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何立峰指出,“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五五”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将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金融系统要全力以赴支持完成“十五五”主要目标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交汇点上,金融街论坛传递的不仅是政策信号,更是中国金融的自信与担当。中国金融必将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行稳致远。

重磅政策密集释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时隔9个月,中国人民银行重启国债买卖。

去年,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这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同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和金融机构提升做市定价能力。

“实践中,人民银行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等情况,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双向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潘功胜表示,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政府债券发行,也能向市场适度注入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在年底前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逆周期调节,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也添重磅布局。

潘功胜表示,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助力首都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今年9月,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已在上海正式运营,并推出了三大业务平台,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至此,数字人民币在北京、上海两地形成“双中心”的运营架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落地北京,是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规模化运营的关键里程碑,也进一步强化了北京在数字金融战略中的枢纽地位。

曾刚认为,这一部署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监管资源,具备政策协调与资源整合的天然优势;二是北京跨境企业密集,此前已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能为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提供场景支撑;三是其全域试点积累的成熟经验,可保障管理中心高效运转。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潘功胜在会上表示。

此外,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的程序后,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良好的信用是现代社会公民享受金融服务的基础,修复信用意味着恢复个人的金融“通行证”,有助于其改善生活、实现个人发展。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受损不仅阻碍个人与企业的成长步伐,也抑制社会消费活力与创新动能。

董希淼认为,政策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只要积极履行义务、纠正错误,信用是可以恢复的。这将激励个人主动偿还欠款、处理历史遗留的信用问题,而不是“破罐子破摔”。

科技与金融双向赋能

金融街论坛年会是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平台,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今年论坛年会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把“创新”摆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田利辉在演讲时剖析了当前普惠金融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AI)及数字人民币为核心的破解路径。

田利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迈入新阶段,不仅需要依靠“数字”赋能,更需实现“数智”协同,借助AI、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和新工具,打通信任链路,攻克“最后一百米”挑战。

田利辉表示,AI技术的“澎湃而起”为普惠金融发展带来新机遇,成为信任构建的核心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算法、算力三大核心要素,能够成为金融机构的有力助手,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若能在银行等大金融机构的推动下,进一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向人工智能体(ASI)发展,基于更全面、高质量的信息开展服务,将大幅提升信任判断的准确性。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在会上表示,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科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压力,是制约其突破的关键问题。AI可在这一过程中为融资方与资金提供方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应用于价值评估、风险管理与金融服务等核心环节,有效缓解双方对接难题,应推动AI深度赋能投融资全流程,进而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我们尝试通过AI技术,在用户与金融机构间建立一种更好的互动关系,让金融更健康。”蚂蚁消金总经理江浩在会上表示,在大模型时代,由于模型足够大、数据处理能力足够强,以及AI对人类语言理解有突破式进展,为优化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江浩对本报记者表示,当下如何借助新型AI技术防范金融风险、优化消保工作流程、提升金融消费体验,进而更有效地保障金融消费权益和金融健康是重点探索课题。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会上表示,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科技”“创新”无疑是关键词。公报明确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强烈信号。金融是创新的“硬支撑”,未来科技产业“走出去”势必要实现与金融力量的全球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关注公众号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点微信扫一扫点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