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招采通
全国 [切换]

并购重组既要激活又需防控风险

无锡市 其他 2025年09月30日

信息中“***”为隐藏内容,仅对招采通会员用户开放,微信扫描右侧小程序码查看内容详情

数据来源互联网公开信息,如涉及信息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cailifangshuke@163.com。

近日,上交所对天普股份、上纬新材等波动幅度较大的股票进行了重点监控。笔者认为,这两只股票持续无理性暴涨,或许反映出对并购重组需要强化风险防控。

据公告,上纬新材的收购人暨控股股东“智元恒岳”及其实控人核实,未来36个月内智元恒岳不存在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而天普股份的收购方中昊芯英也无资产注入计划。两家上市公司并无高科技资产注入的信息,股价却先涨为敬。一些高科技企业不急于运作IPO上市,却在A股市场买壳,这种资本运作逻辑也让人难以理解。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提出六条措施,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等,旨在激活并购市场活力。然而,在现实中,市场主体的操作模式却与“并购六条”的精神存在偏差。

例如,“并购六条”提出支持科创板、创业板(下称“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等。但在现实中频频出现场外高科技公司并购高科技属性不强的“两创”上市公司的情况。此类并购由于没有新鲜资产注入,只能称为并购,难以称为资产重组。而且,未来是否会实施高科技资产注入等类似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然而,高科技公司买壳可以借助“高科技”概念的光环撬动上市公司股价。即便最终不注入资产,有关主体也能通过股价波动赚取差价,形成财富再分配效应,而实体企业却很难获得实质支持。

尤其此类运作模式,让投资者强化了“高科技收购故事比业绩更重要”的炒作逻辑,使价值投资沦为空谈,倒逼投资者从“研究基本面”转向“赌并购消息”。当资金纷纷涌入平淡无奇的上市公司、等待“丑小鸭变白天鹅”时,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场外优秀科技企业反而难以获得支持,从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要规范当前并购重组市场,关键是要原原本本落实好“并购六条”,在“激活活力”与“防控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堵住制度套利空间。

首先,应强化收购信息披露的刚性约束。交易所应在收购方举牌之初,明确要求其披露资产注入计划、时间表及违约责任。对于短期“无重组计划”的收购主体,应问询其收购高科技企业的目的及合理性,并强制其披露相关信息。同时,应适当延长收购人持股的解禁期,避免其进行短期套利。对于收购人未来推进资产注入等借壳上市行为,应按照IPO同等标准严格审核。

其次,监管既要体现包容,又要强化风险防控。“并购六条”提出要提高对估值、同业竞争等事项的包容度,该包容的地方当然应该包容,例如估值可随行就市,但包容绝不能让并购重组沦为投机的保护伞。并购重组历来是A股最具爆炸性的炒作题材,“并购六条”也提出要“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借并购重组消息在二级市场实施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行为,当然应严厉打击,并全方位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重要主体参与内幕交易的,还应强制终止重组。目前,上交所对天普股份、上纬新材两只股票进行重点监控,甚至对部分参与账户采取暂停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但仍难以阻挡股票脱离基本面持续上涨。只有上升到排查其中是否存在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度,才能遏制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筹码炒作。

第三,要压实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不能仅充当交易撮合方,还应评估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的效果、市场影响以及社会效应。对于忽悠式、炒作式的并购重组,中介机构应坚决抵制,拒绝提供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防止炒作式并购重组泛滥,引导并购重组回归价值本源。

证券市场并购重组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产业整合与技术升级,而非成为资本炒作的题材。有关各方应切实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查漏补缺,使并购重组真正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让战略协同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流价值追求。(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关注公众号
立方招采通全国招标网 全国政府采购网 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北京招采网
天津招采网
河北招采网
山西招采网
内蒙古招采网
辽宁招采网
吉林招采网
黑龙江招采网
上海招采网
江苏招采网
浙江招采网
安徽招采网
福建招采网
江西招采网
山东招采网
河南招采网
湖北招采网
湖南招采网
广东招采网
广西招采网
海南招采网
重庆招采网
四川招采网
贵州招采网
云南招采网
西藏招采网
陕西招采网
甘肃招采网
青海招采网
宁夏招采网
新疆招采网
台湾招采网
香港招采网
澳门招采网
点微信扫一扫点
使用招采通小程序,随时随地查看最新商机